Previous Next

中国经济审判的法律规定

时间:2020-10-11

由于经济案件一般具有专业性强、技术性高、涉及面广、争议金额大、情况比较复杂、适用法规种类繁多和工作难度大等特点,经济审判机关在审理时除了应坚持人民法院办案的一般原则外,还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:(一)注重调查研究的原则。我国整个司法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根本原则是“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”。事实是办案的基础。经济案件一般案情比较复杂,要查清事实,就必须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工作。以法律为准绳,还必须对法律本身作一番调查研究工作,由于处理经济案件所涉及的法规很多,要在众多的法规中选择符合案情的适当条款,做到正确地适用法律。(二)着重调解的原则。实践证明,大部分经济纠纷案件是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的。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时,凡是能调解解决的,就一般不要采取判决的方式。当然也不能久调不决,在经过调解仍不能达成协议时,应即进行判决。(三)维护当事人平等权利的原则。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或其他经济纠纷案件时,在适用法律上实行当事人一律平等的原则。这既是由我国法制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,也是我国实行对内搞活经济、对外开放政策的要求。(四)依法独立审判的原则。这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,经济审判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。实行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排除外界干扰,保证审判机关在审判工作中能依法办事,做到执法必严,违法必究。(五)监督执行回访和司法建议相结合的原则。重视和监督调解书或判决书的执行,是审判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,应当将其视作整个经济审判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实践中,可以把监督执行同回访和司法建议紧密结合起来。回访中,如果发现当事人没有按规定执行,则应查明原因,排除障碍,进一步作好制宣传教育工作,督促其认真执行。对无故不执行调解协议或判决,经说服无效的,应依法强制执行。如果发现认定事实、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,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采取必要的修正和补救措施,以免由于执行错误的判决而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