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vious Next

高科技项目五种骗术

时间:2021-01-05

一些骗子利用农民增收困难,急于寻找致富项目的心理,大肆行骗,给种养户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损失。现将几种常见的骗术披露,以帮助农民朋友提高警惕,防范骗子。

骗术一:偷梁换柱

一些小型种子经销单位或个人为牟取暴利,冒充知名商标,套印包装把劣质种子装进去向农民出售。

骗术二:自吹自擂

一些略懂农业知识、稍具科技常识的人,别有用心地在特殊水肥条件下刻意栽培个别作物,使其长势表现好一些,然后自封为“农民育种家”、“科技能人”,培育的作物为“××王”、“××号”等,一些不明真相的新闻单位推波助澜。骗子们这么做的目的是高价售种,牟取暴利。

骗术三:假名盗“利”

前几年,在有的偏远乡村,有时会有些人打着“送科技到农村”的旗号,冒充农科所或农大学生,穿着白大褂,印着条幅,开着车,像模像样地搞免费农技知识讲座,骗取了农民朋友的信任。利用这种信任,大肆高价兜售假劣种子,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。

骗术四:假项目、假合作

此类骗术主要的做法是:在小报或杂志刊登广告,或宣传品邮寄上门,称:××紧缺,有良好发展前景,房前屋后都可种植,亩收入万元,投资少,见效快,一年便是暴发户。并且签订合同,回收产品。种子暂不收钱,每份只收“合作手续费”。不明真相的农民朋友还真以为财神到了,结果款汇去,收到的却是假劣种子,或者杳无音讯。

骗术五:真项目、假合作

一部分骗子利用政府或农民急于寻找农业结构调整突破点的心理,竭力推荐合作种植项目。称签订合同,包回收、包技术,抛出各种诱饵。骗子们在供种价格上玩把戏,每亩称种价只收一半,其实远高出种子成本,一乡一县上千亩可赚几万元。一旦产品大量上市滞销,就再找不到他们的影子。这类骗术在药材领域使用较多。